设为首页 | 联系我们
 
 首页 | 理论研究 | 校园文化 | 学习材料 | 宣传信息 | 通知公告 | 媒体视角 | 联系我们 | 师德建设 
 
宣传部
 
 首页 
 理论研究 
 校园文化 
 学习材料 
 宣传信息 
 通知公告 
 媒体视角 
 联系我们 
 师德建设 
 
   理论研究
 

大学校园和谐文化建设研究
2011-06-10 20:54  

 

大学校园和谐文化建设研究

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   周峥

 

    [论文关键词]大学 和谐 校园文化

    [论文摘要] 和谐校园文化,就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校园文化系统中各个部分和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和谐共生的状态,是以学生、教师、学校的发展为宗旨,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以先进、创新、宽容、和谐的精神文化为核心,是独特、典雅、人文的物质文化,民主、平等、高效的制度文化和理性、诚信的行为文化相统一的,具有时代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

 

    胡锦涛总书记在谈到文化建设的方向时曾指出:“我们必须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着眼于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社会主义的大学校园和谐文化建设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的大学校园和谐文化建设必然以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学校工作的每一环节都应把实现培养人才的目标放在首位。和谐大学校园和谐文化建设只有紧密结合培养人才这一中心工作才能坚持其正确的方向与导向,才能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彰显其影响和凝聚力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就必须坚持教育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这又决定了大学校园和谐文化建设必须以先进文化为根本方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理论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根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根基和文化源泉。构建和谐校园、建设大学校园和谐文化,离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指导,就会迷失方向和灵魂。只有在大学校园和谐文化建设中深刻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才能深刻理解大学校园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和任务。

大学校园和谐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只有坚持先进文化的正确方向,并以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内涵为理论基础,才能为和谐校园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才能为高等教育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根本目标提供文化底蕴和精神支撑。

    一、大学和谐校园文化的内涵分析

所谓和谐校园文化,就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校园文化系统中各个部分和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和谐共生的状态,是以学生、教师、学校的发展为宗旨,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以先进、创新、宽容、和谐的精神文化为核心,是独特、典雅、人文的物质文化,民主、平等、高效的制度文化和理性、诚信的行为文化相统一的,具有时代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

大学和谐校园文化内涵应该包括:

    (一)先进、宽容、创新的大学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一所大学特有的精神气质和精神状态,是一所大学精神和办学理念的具体体现,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居于核心地位的文化形态,是师生员工所认同的价值观念、理想追求、行为模式的集合体。

    1、大学精神文化应是先进的。这是因为大学精神文化就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与时俱进地体现时代特征,始终站在社会文化的潮流前端,是群体和民族中的优秀文化,是先进文化的发源地、传播地,并以其先进性、时代性、前瞻性、民族性,对社会文化、大众文化等起到示范、领引和辐射作用。

    2、大学精神文化应是和谐的。大学作为师生的精神家园,遵循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体现在对人类价值和人生意义的追求和体验,表现在对知识和学术的崇尚和热爱,表现在对民族、国家、人类的理解和情感,表现为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关心和关爱,体现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统一。

    3、大学精神文化应是宽容的。一方面是指其以宽容、包容的态度对待多元文化和大众文化,既尊重差异,又包容多样,充分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善于吸纳多元文化和大众文化所体现出来的多元、动态、灵活的精华,使大学精神文化更具有时代特征,更贴近师生的情感与生活;另一方面是指其以宽容差异、和而不同的精神,包容科学研究中的失败,宽容学术研究中的不同见解,尊重创新拔尖人才的个性。尊重人与人之间的性格、秉性的不同,使大学校园中的人与人之间,师生之间处于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和谐状态。

    4、大学精神文化应是创新的。创新精神是一所大学师生全部智慧与文化传统的集中体现,也是一所大学综合实力和发展潜能的重要标志。胡锦涛同志曾经指出:“创新文化同科技创新有着相互促进、相互激荡的关系”。“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在全社会努力发展创新文化,培养创新精神”。大学的精神文化应是有利于师生发展,有利于人才成长,具备开放交流、激励创造、崇尚创新、勇于竞争的特点。

大学作为国家和社会具有主导优势的传播载体,发挥自身人才、设备、信息等优质资源和学科健全的优势,具有引领社会创新文化的功能。大学要通过营造、鼓励创新的文化环境,努力培养、造就创新人才,使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创新人才大量涌现,激发各类人才创造活力创业热情,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局面。

    大学应以批判和反思精神为先导,对一切现成结论及学说敢于提出质疑与挑战,敢于向未知领域和空间进行挑战和探索,把师生的好奇心和个人智慧、敏锐直觉及坚韧毅力结合起来,培养师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并通过制度创新保障学术创新。

    (二)民主、平等、科学的大学制度文化

    大学制度文化是学校的文化品味、办学水平、价值取向的体现。教师作为人才培养、知识创造的主体,是高校的第一生产力。高校要以提高教师素质为核心,营造重视人才、珍惜人才的环境和机制,采取人性化的管理,通过积极沟通、民主参与、全程激励等方式,发挥制度文化的保障功能。

    1、制度文化应是民主的。学校管理要靠科学、规范、合理的制度来保障师生充分享有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自治、民主自律、民主维权等方面的权利,同时享有广泛参与学校改革、建设、发展、稳定及与切身利益相关的权益,包括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申诉权等等。学校的重大决策、制度建立,都应该充分发扬民主,让一切创造智慧竞相迸发,应及时让广大师生了解、参与制定并予以监督。学校各职能部门在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时,必须充分体现人本、人权和人性。学校校代会制度和校(院、处)务公开制度是坚持民主的主要途径。只有做到校(院、处)务公开,才能使教师作为主人翁地位的主体精神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民主管理才能得到保障,民主监督才能落到实处。

    2、制度文化应体现制度的公正性。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把师生员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放在首位,在各项制度建设中,坚持公平和正义,要以最广大师生满不满意作为制度建设的评价准绳,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师生的参与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校制度如果失去公正公平,有失公允,只为少数人谋利益,就会造成不和谐的人文氛围,甚至引发混乱和冲突。“依法治校,依法行政”是制度文化的体现。扩大在学校改革与发展中师生有序的政治参与,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运行机制。

    3、制度建设要体现科学性。科学性首先做好政策制度的调研、研讨,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完善到位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任何一项制度都要通过专家咨询、专门机构、教师、学生专门委员会的科学论证和反复推敲才能出台;其次,要体现制度的严肃性,不能因为人的因素和人的变更而频繁变化,更不能朝令夕改;再次,同一部门的制度要体现衔接性、统一性和一致性,部门之间的制度要体现协调性和和谐性,不能相互矛盾和冲突。

    4、制度文化应体现尊重差异的原则。在大学管理过程中,不同学科具有不同的发展规律,要充分重视由于学科特点及发展水平不同所产生的差异,从而制定出不同的学科发展规划、建设模式及评价标准。对于不同人群,特别是教师、干部、职工这三支队伍的管理,在制度设计上应体现“差异性管理”,营造人尽其用、人尽其才和人才辈出的和谐宽松氛围。

    5、制度文化应体现以人为本理念。在大学中必须形成一个共识,即学校的一切工作,所有人都必须以教学、科研为中心,为师生学习、工作、成长、生活服务,特别是机关的行政人员和后勤服务人员,更应该具有一种自觉的服务意识和职业精神。

当前,建立健全现代大学机制,完善有中国特色高校内部治理体制,正确处理党委领导、行政管理及学术民主的关系,妥善处理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之间的矛盾是制度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三)理性、诚信、高效的大学行为文化

    行为文化是大学理念、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最直接的外在体现,是学校创新精神、文化软实力和发展潜力的动态表征,是良好校风、学风的体现,也是干群、师生关系的体现。

    1、大学校园文化应是理性的。首先,教师的行为举止、思维定式对和谐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引导、示范作用。教师应在思想政治、个人品德、校风学风中,身体力行,认真践行“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教育为首,德育为先”的精神,坚持正确的教育方向,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尊重学生,尊重差异,因材施教,教学相长,以和谐思维培育和谐精神,才能形成良好的、理性、和谐的教风。其次,学生在行为举止中,要有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心胸开阔,志存高远,具有对祖国、人民、社会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学习中要勤学求实,刻苦钻研,要崇尚科学,追求卓越;生活中相互学习,团结友爱,相互尊重,共同提高。

    只有在这种理性的文化熏陶中,师生不断践行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不断树起理性、负责的社会形象。

    2、大学的行为文化应是诚信的。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作为公民道德和个人品德的基本规范,其基本内容就是诚实、诚恳、信用、信任。

对教师而言,应模范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学中“严谨治学,严于律己,德高为范”;科研中恪守学术道德和规范,牢固树立自尊、自立和珍惜学术声誉的意识。

    对学生而言,应模范遵守校规、校纪和社会公德,特别是在学习、考试、生活、就业、上网、还贷等方面,要严于律己、诚实守信、言而有信、一诺千金,要恪守做人的道德底线,以自身行动树立新时期大学生的模范形象。

    作为学校而言,只有把和谐校园文化内化为师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要勇于承担起知识传播、科技创新、服务社会、引领文化和培育人才的重任。充分发挥高校、人才、科技、文化的优势,努力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为现代化建设培育大批的高素质合格人才和接班人,使大学真正成为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的示范区、辐射区。

    (四)独特、典雅、人文的大学物质文化

    大学物质文化是大学教育教学物质条件构成的,能被人感觉到的客观存在的实体文化,是校园环境、建筑风格、人文景观、教学科研设施等物质基础的外部表现。大学的物质文化主要包括教学设施、运动场馆、生活设施、娱乐设施、人文景观和办公场所,是大学教育理念、人文环境的一种物化表现,蕴含着一个大学的办学精神,文化传统和历史底蕴,反映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审美倾向和价值取向。

    1、 大学物质文化应是独特的。任何一所学校由于历史、传统及客观地理环境等的差异,其物质文化都各具特色,都已形成或者已经被人接受的文化特色,“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大学物质文化建设必须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特长,发展个性,要充分体现一所大学自身独特的个性追求。

    2、大学物质文化应是典雅的。一种文化的形成需要长时间的积淀,典雅独特的历史的积累。在大学物质基础设施建设中,应尽可能使老的校园素朴庄严而不是陈旧,新建校园清新明快,要保持物质基础设施建设风格的连续性、历史性,使校园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3、大学物质文化应是人文的。学校的物质文化是自然人化的结果,它物化着人的价值目标,是文化的表现和标志。大学的物质文化就是要让大学里的每一物件都作为文化符号,承载着一定的文化信息,凸现人文气息,校园的文化含量越高,其潜在的育人功能也就越强。

    二、大学校园和谐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大学校园和谐文化建设的认识和重视度不够

  目前,绝大多数高校都把大学校园和谐文化建设局限在学生工作和思想教育上,认为大学校园和谐文化建设只是学生工作部门和思想政治部门的工作而与教学部门以及其他行政管理部门无关或相关性不大。同时,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很多高校没有真正认识到加强大学校园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还将思想局限在大学校园和谐文化仅仅是搞搞活动,忽视了大学校园和谐文化对学生成长的导向、塑造、调适等功能,制约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大学校园和谐文化建设重物质文化建设,轻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物质文化是大学校园和谐文化的物质载体和外在标志,其核心内涵是大学校园和谐文化中的精神文化因素。目前,我国高校文化建设过程中太重实用,强调做一些能拿出来作为资历和政绩的工作。这导致许多学校只重视物质而忽视了内在精神的塑造,大学校园内忽视人文几乎成了一种普遍现象。有些高校虽然重视精神文化的作用,但却产生认识偏差,将大学校园和谐文化活动停留在一些浅层次的文化消费活动上,从而使高层次的精神建设陷入困境。

  (三)大学校园和谐文化建设缺乏管理和导向

  在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方面,大部分高校重视相关制度建设,特别是对于师生员工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相应的行为规范、守则、奖惩制度等应有尽有,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有时却显得无力。表现在大学校园和谐文化的研究不够,文化活动内容单调贫乏,缺乏时代性和针对性,不足以吸引学生,更谈不上发挥大学校园和谐文化的综合功能。

  (四)大学校园和谐文化建设形式不新,学校特色不突出

  我国许多高校大学校园和谐文化活动缺乏明显的学校特色。高校文化建设中从众、跟风现象比较严重,大学校园和谐文化活动的组织体系、管理制度等都在走“统一”路线,缺乏学校特色。不同的大学因其专业特点和办学特色不同,大学校园和谐文化应保持学校的个性特色而不是趋同。学校个性特色的塑造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要求学校管理者根据学校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给学校的形象准确定位,借助于各种物质和精神载体创造出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独特形象,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受教育者和社会的关注。

三、加强大学校园和谐文化建设的思考和具体措施

  (一)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大学校园和谐文化是高校德育工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大学生思想觉悟和政治素质的基本内容。大学校园和谐文化建设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学生的成才需求为内在动力,用社会主义的主流文化,教育和引导学生,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和明辨是非的能力,使他们自觉地为祖国的富强、社会的进步而发奋学习,努力成才;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吸引、熏陶、凝聚广大师生员工,激发他们报效祖国、造福人类的热情。

  (二)坚持各种大学文化形态协调发展,在物质文化建设中突出精神文化意义

  浓郁的大学校园和谐文化精神需要一定的物质设施和严格科学的制度来保证,但物质设施和规章制度层次的建设要体现精神文化意义。大学校园和谐文化从内在看是一种精神,是校园人格风貌和群体意识的集中表现。作为一种深层次的大学校园和谐文化,“校园精神”一旦形成,就能对校园人产生不可抗拒的影响力,并且有持久的继承性。

  (三)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在不同时代每个高校都会留下许多具有特色的大学校园和谐文化,它是长期形成的精神底蕴和办学过程中的文化积淀。在高校大学校园和谐文化建设中,不但要总结挖掘优秀的大学校园和谐文化,而且要发扬传承文化的基本功能。这样既能从历史文化中汲取营养和力量,又能为大学校园和谐文化的建设提供强大的动力。如果说研究和继承文化是高校的基础性活动,而创新文化则是高校的历史使命。根据时代要求,坚持正确的方向进行大学校园和谐文化的创新,是繁荣大学校园和谐文化,永葆大学校园和谐文化先进与活力的基础。

  (四)积极探索高校定位,制定适合学校发展特色的大学校园和谐文化

探索高校的办学地位、科研定位、培养人才定位等,从高校的具体校情出发,制定适合学校发展的新目标,营造特色大学校园和谐文化。大学校园和谐文化的特色既可以从高校历史轨迹中归纳,又可以从未来的发展方面中能动地营造。既可以从高校所处的地理环境得到启发,又可以以高校已经成功塑造出的社会形象作为蓝本。营造不同风格和特色的大学校园和谐文化,要继承和发扬一切优秀文化,体现时代精神和创造精神,还必须具有世界眼光,使新时期大学校园和谐文化真正成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排头兵和中坚力量。

  (五)坚持主流大学校园文化为主导,反对和抵制落后腐朽文化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形成社会普遍认同的理想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是文化建设面临的首要问题。大学作为社会各种思想和观念碰撞与交流的舞台,在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相互交织,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同时并存的情况下,如何把握自身文化发展的方向,实现自身的文化和谐也是其在发展过程中必须作出回答的问题。

  大学校园和谐文化有主流与非主流之分。大学校园和谐文化建设中所形成的主流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是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精华与大学精神的凝聚和积淀。比如,爱国爱校,集体主义、主人翁意识、严谨勤奋、求实创新、诚信友善、乐于助人等等,通过它的熏陶必将提升人的境界,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主流文化是和谐大学校园和谐文化建设中起决定作用的主导因素,也是构建和谐校园最有力的思想和道德上的根基与保障。由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当前大学校园和谐文化中出现了非主流文化日益盛行的趋势。网络文化、短信文化、卡通文化、课桌文化、宿舍文化等等新的大学校园和谐文化形式,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关注和青睐,并对主流文化产生了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坚持以主流大学校园文化为主导,重视和发挥非主流文化的积极作用;以主流文化引领多样化的非主流文化,在弘扬主流大学校园文化的前提下提倡多元文化的融合,是和谐大学校园和谐文化建设中应当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一方面,要坚定不移地以先进文化作为大学校园和谐文化的主流与方向,继续唱响主旋律;另一方面,要尊重非主流大学校园文化存在的现实性与合理性,肯定其在繁荣大学校园和谐文化、促进校园和谐中起到的积极作用,促进它与主流大学校园文化的融合;对非主流大学校园文化的消极作用也要敢于批评和指正,特别是对其中容易引发思想困惑、道德失范,与主流价值截然对立的价值主张要及时引导和纠正,促进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大学校园和谐文化氛围。

  大学校园和谐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别。代表大学校园和谐文化发展方向的先进文化,概括起来就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目标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文化是每所大学在发展过程中实现其自身文化和谐所必不可少的文化引领和精神支撑。落后的大学校园和谐文化是各种错误和腐朽社会思潮在校园生活中的反映,它消蚀人的理想和信念,涣散集体的凝聚力,不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利于形成团结、奉献、奋进的和谐校园环境。大学校园和谐文化建设要坚决抵制和摒弃落后腐朽文化的渗透和侵袭,不能假借构建和谐之名使落后和腐朽文化大行其道贻害青年。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是近年来对青年学生影响较大的几种社会思潮,尤其是它对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和误导是不容忽视的。如果对此缺乏清醒的认识,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就会削弱和阻碍先进文化在校园的传播和发展,使大学校园和谐文化失去正确的价值导向,甚至引发思想上的混乱。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在大学校园和谐文化建设中弘扬先进文化、抵制落后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社会主义荣辱观中所坚持和提倡的东西,所反对和抵制的东西,就是我们在和谐大学校园和谐文化建设中应当旗帜鲜明坚持和反对的东西。

   (六)调整校园内外的各种关系,使之成为一个“民主、科学、人文、开放”的生态系统

    构建大学校园和谐文化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是一个需要随着教学、科研和学校的发展而不断推进的过程。学校发展是建设大学校园和谐文化的根本之道,在构建大学校园和谐文化的过程中,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扭住发展这个执政兴校的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以发展增和谐,以改革促和谐,以公平求和谐,以稳定保和谐,把学校的各项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执政意识,恪尽职守,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建立一支团结和谐的领导班子。注重处理好两种关系:即党政关系和正职与副职之间的关系,努力寻找最佳结合点,实现工作效率和人际融洽的最大化,为学校的和谐环境提供坚实的基础。每一位高校管理者都应该提高文化意识,树立起强烈的大学校园和谐文化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不断推进科学化管理,创建高雅的环境氛围,使高校真正成为继承传播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场所和交流借鉴世界进步文化的重要窗口,成为传播新知识、新思想、新理论的重要摇篮。

倾听师生呼声,做深、做细、做实师生工作,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凝聚人心,爱校建校。充分发挥教师代表大会作用,组织教职工参政议政。尽可能兼顾到各个层面教职工的利益,保证公平公正。      

    增强“师德”意识,建立“师行”规范,加强学术道德建设,以师德建设为核心,推进班风、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做为一个教师应该把教育人、引导人与关心人、帮助人紧密结合起来,把教育学生与服务学生紧密结合起来,把党和政府对广大大学生的关怀落到实处。

加强对广大师生特别是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教育的内容包括爱国守法、诚信知礼、团结友善、勤俭节约、自强自立、勤学好问、敬业奉献、公平正义、安定有序等等。从领导班子到教师到学生都应该做到文明礼貌,营造积极向上、人心思进、团结稳定和谐的校园氛围,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和大学校园和谐文化环境,使师生焕发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加强学生的第二课堂教育,充实学生的校园生活,有效地引导并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有益的校园内、校外活动,以此来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竞争的意识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逐级落实责任制,确保学校稳定安全。没有稳定安全的局面,学校就难以发展,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健康第一”“稳定压倒一切”“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按照稳定安全工作责任制的要求,高度重视、切实抓好稳定安全工作。一要拟订并完善《预防突发事件紧急处置方案》,提高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二是要定期分析形势,发现问题及时研究,加强工作,以理顺情绪,化解矛盾;三是要改进校园管理,确保广大师生的安全,营造学生健康发展的环境;四是加强崇尚科学教育,防止邪教侵蚀,加强网络管理;五是加强信息收集和报送工作,确保信息畅通,及时为领导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      

    作为高校发展重要组成部分的大学校园和谐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它是实现人文素质教育启蒙和引导的主要形式,具有提高人文素质的天然教育功能。高品位的大学校园和谐文化如同无形的力量,对广大师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和价值导向。加强高校大学校园和谐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高校应把其纳入高校发展的总体规划,并作为重点予以特别重视。建设好大学校园和谐文化是高校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是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根本,对于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校外教育·理论》陈荣霞.2008年第9期 .

[2]大学应积极成为社会创新文化的引领者[J].中国高等教育.刘湘溶.2007年第7期

[3]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刘向信.2006

上一条: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是职业院校和企业发展的共同之路、必由之路
下一条:创新体制机制 强化内涵建设
关闭窗口

 

地址:济南市经十路23266号 邮编:250022   Copyright © 山东劳动技术学院党委宣传部   鲁ICP备05002375